【资料图】
入夏以来,随着气温升高,外出游泳、野外戏水的人增多,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95%以上。近年来,溺水成为我国儿童意外伤害致死事故的“头号杀手”。溺水事故中,溺亡率高达89%。乡村是溺水事故的高发场合,留守青少年是高发人群。正因为防溺水是人命关天的大事,联合国大会于2021年通过决议,将每年的7月25日设立为世界预防溺水日。
暑期防溺水成为青少年安全教育的首要话题。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对近5年网络公开资料统计整理发现,溺水事故中的溺水者,获救率仅为11.34%。
专家介绍,从溺水原因来看,绝大部分是因为到不熟悉的水域玩水,也就是野泳。
如何识别溺水?专家说,溺水者最初的表现为在水中挣扎。挣扎一番后,溺水者往往身体直立,“安静”地站在水中。因为溺水的时候,人体的肌肉变得僵硬,并且大脑处于半昏迷状态,无法呼救,所以,溺水者很安静。如果溺水时间过长,患者会出现昏迷、心跳停止,甚至失去生命体征,漂浮在水面上,以仰卧位或俯卧位在水面上漂浮不动。
如何对溺水者急救?专家说,先把溺水者救上岸,要立刻判断其生命体征,用力拍打溺水者的肩膀,大声呼喊:“你听得到么?”如果溺水者还有呼吸,意识清醒,可以给他盖上毛巾保暖,并观察是否有其他不适,再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倘若溺水者昏迷,没有呼吸和心跳,要立即拨打120并进行人工呼吸及心肺复苏。
除了掌握溺水急救的方法,学校和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些注意事项预防溺水:要有安全防范意识,未成年人不要独自外出游泳,要有家长陪同;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不要到水情陌生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游泳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待适应水温才下水;游泳过程中,突然身体不适要立即上岸休息或呼救。
来源:福建日报
编辑:丁小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