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场传言某机构爆雷引发中融信托停兑了,并称“有投资者买的五矿信托、光大信托等信托产品也通知停兑”。
(资料图片)
在舆论场引起轩然大波后,多家信托公司火速给出了官方公告回应。
光大信托公告称:“就近日网络流传的关于光大信托产品兑付的不实言论,公司作出严正声明:公司管理的信托产品运营正常,均按照信托合同约定进行管理和信托利益分配,对于不实言论和传言公司将依法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中航信托已发布声明,表示针对近日互联网造谣者发布的有关公司的不实信息,公司高度重视,已向公安机关报案,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公司合法权益。
然而,多家信托公司辟谣之间,一些上市公司却同时发布公司自有资金认购的信托产品出现兑付困难的公告,这些产品均涉及中融信托。同时,不少中融信托的自然人投资者向记者表示,其购买的信托产品在近期均出现停止兑付的状况,但中融信托至今未能给予答复和公告。
信托产品兑付逾期
8月11日晚间,金博股份和南都物业两家上市公司同时发布关于信托产品逾期兑付的提示性公告。
金博股份在公告中称,2022年8月10日至12日,公司通过恒天财富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购买中融-隆晟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简称“隆晟1号”)、中融-泽睿1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简称“泽睿1号”)两款产品。其中,“隆晟1号”和“泽睿1号”的认购时间分别为2022年8月10日和11日,分别实际投入金额3000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均为7.20%。上述两款产品,自该信托产品认购之日起计算,存续期限为12个月。
据统计,两款信托产品本金合计6000万元,投资收益合计426万元。金博股份表示,截至本公告披露日,该信托产品本金及投资收益尚未收回,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或者仅部分兑付的风险。如本息无法兑付将对公司2023年度利润产生影响。
与此同时,南都物业在11日晚间也发布公告,称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出现逾期兑付。公告显示,2023年2月9日,该公司使用闲置自有资金3000万元购买了中融-汇聚金1号货币基金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简称“汇聚金1号”),产品期限自2023年2月9日至2023年8月8日。但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尚未收到汇聚金1号本金及投资收益。
南都物业称,公司正在积极联系各相关方,督促中融信托尽快向公司兑付投资本金及收益,尽最大努力保障公司利益,同时准备相关材料,通过诉讼等途径以最大程度减少公司的潜在损失。
早在8月4日,咸亨国际就曾发布公告,称其购买的三款信托产品面临兑付危机。根据公告,该公司在2021年8月,通过闲置自有资金分别购买中融-丰盈176号集合资金股权投资信托计划(简称“丰盈176号”)、浙金·汇业497号融创天津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下简称“汇业497号”)、浙金·汇业508号融创肇庆项目集合资金信托计划(简称“汇业508号”)三款产品,分别为2000万元、2500万元和1800万元。
其中,“丰盈176号”的受托方为中融信托,目前该产品剩余信托产品本金257.06万元及投资收益尚未收回。另外两款产品的受托方为浙商金汇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截至公告发布日,“汇业497号”和“汇业508号”仍有合计4300万元以及剩余投资收益尚未收回。
咸亨国际表示,鉴于上述信托产品已到期或即将到期,剩余的投资款项的收回尚存在不确定性,并基于非保本理财产品的性质,故存在本息不能全部兑付的风险,其对公司本期及期后利润的影响亦存在不确定性。
向中融信托求证未果
近日,有投资者向记者透露,其购买的中融信托产品已经停止兑付。
8月11日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相关内容向中融信托相关负责人求证,但截至目前,尚未收到相关负责人答复。
资料显示,中融信托成立于1993年,前身为哈尔滨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87年。2002年,中植企业集团联合哈尔滨市国资委、黑龙江省牡丹江新材料公司和哈尔滨宏达建公司等五家企业,共同出资重组中融信托。
截至2021年末,中融信托自有资产327.16亿元(合并),公司及各子公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8123.08亿元。受托管理资产中,公司管理信托资产6387.30亿元,占78.63%;子公司受托管理资产1735.78亿元,占21.37%。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8.58亿元(合并)。公司本部净资产193.08亿元,净资本150.79亿元,净资本覆盖率144.55%,净资本盈余46.47亿元。
2021年末,中融信托存续信托计划1187个,受托管理资产6387亿元。中融信托仍有896亿元的信托资产分布在房地产行业,占比14%。